• 9th_typt_01.jpg
  • 9th_typt_02.jpg
  • 9th_typt_03.jpg
  • 9th_typt_04.jpg
  • 9th_typt_05.jpg
  • 9th_typt_06.jpg
  • 9th_typt_07.jpg

競賽規則_updated

徐有庠盃-臺灣青年學生物理辯論競賽規則
臺灣青年學生物理辯論競賽(Taiwan Young-Student Physicists' Tournament,以下簡稱TYPT)是以高中職學生組織隊伍的方式,運用自身能力解決複雜的科學問題,在辯論賽中提出具有說服力的方式呈現他們的結果,並在科學討論中進行辯護,此一競賽過程稱為Physics Fights(以下簡稱PF)。同時TYPT也在競賽過程中挑選出表現優秀學生代表台灣參與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s' Tournament(以下簡稱IYPT)。
TYPT競賽題目由IYPT所公告題目當中的12題,並依照網頁公布題目為依據。
TYPT參賽隊伍總數限制於26隊,並遵循下列規則:
  • 隊伍成員(The membership of the teams)
    TYPT參賽隊伍由三至五位高中學生組成,在競賽期間不可更改成員名單,每隊有隊長一名,為該隊在PF中之正式代表。
    1. 學校代表隊(The school teams)
      隊伍原則上以學校為單位,每一所學校至多三隊代表參加,隊伍依填寫完整報名資料先後順序錄取。
    2. 跨校聯合隊(The combinational teams)
      參賽隊伍亦可由不同學校的學生組成隊伍,唯隊伍中超過二分之一人數以上(無條件進位)來自同一學校,則被視為學校代表隊,並適用學校代表隊的隊數限制。
  • 領隊老師/教練(The leader/coachof the teams)
    參賽隊伍可有至多兩位領隊老師/教練指導,須為高中職教師或高中職實習教師,每位老師僅能擔任一支隊伍之領隊老師。
辯輪賽評審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邀請國內大學物理及相關學系教授與每隊指導老師擔任,每一場初賽PF(selective PF)由五至七位評審組成評審團;決賽PF (finalPF)由十二位評審組成評審團。
參賽隊伍將進行五場初賽PF(selective PF),初賽的進行將依循賽前規劃之程序,如下述章程所敘。參賽隊伍在賽程表中之位置由抽籤決定。最後由表現最好的隊伍進入決賽PF (Final PF)。
  • 每場PF將有三或四隊參加(由總參賽隊伍數決定),在每一場PF進行期間,參賽隊伍的隊員只能與同隊隊員進行溝通。
  • 在每一場PF進行之前,應由評審主席主持介紹評審與參賽隊伍。
  • 每場PF由三(四)回合(stage)所組成,在每一回合中,每隊擔任Reporter,Opponent, or Reviewer (Observer)中的一個角色。在同一PF的各回合中,隊伍角色的輪換依照下列規劃進行:
    Three teams PF
     
    Four teams PF
    Stage
    Team
    1
    2
    3
     
    Stage
    Team
    1
    2
    3
    4
    1
    Rep
    Rev
    Opp
     
    1
    Rep
    Obs
    Rev
    Opp
    2
    Opp
    Rep
    Rev
     
    2
    Opp
    Rep
    Obs
    Rev
    3
    Rev
    Opp
    Rep
     
    3
    Rev
    Opp
    Rep
    Obs
             
    4
    Obs
    Rev
    Opp
    Rep
The performance order in the Stage of a PF: Reserved time in minutes
The Opponent challenges the Reporter for the problem 1
The Reporter accepts or rejects the challenge 1
Preparation of the Reporter 5
Presentation of the report 12
Questions of the Opponent to the Reporter and answers of the Reporter 2
Preparation of the Opponent 3

The Opponent takes the floor, maximum 4 min.
and discussion between the Reporter and the Opponent

14
The Opponent summarizes the discussion 1
Questions of the Reviewer to the Reporter and the Opponent and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3
Preparation of the Reviewer 2
The Reviewer takes the floor 4
Concluding remarks of the Reporter 2
Questions of the Jury 5

In the last Selective PF and in the Final PF the procedure of challenge is omitted.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the TYPT is English.
每個隊伍的表現,會依照三大部分評分,分別是 (1)物理答辯 (2)簡報製作與表達 以及 (3)角色本分。 其中物理答辯的占分最重,各隊伍不論扮演甚麼角色,都應該帶入物理的討論和分析方法。簡報的製作則應該盡量減少單頁中的文字,以圖表示意圖、或是實驗照片來展示實驗成果。至於該隊伍扮演的角色本分,於下文中詳述。若對評分規則有不清楚處,參賽者也可參考IYPT官方評分標準
The Reporter
以精要的方式講述問題的解答,建立一個完備的理論加以說明。同時要準備相對應的定量、定性實驗佐證理論。將成果製作成簡報並向聽講者傳遞主要物理思想和結論。
The Opponent
對Reporter提出問題並評論其講述的解答,在了解題目與解答的過程中指出有可能的謬思與錯誤,分析Reporter講述問題的解答的弱點與缺失。Oppenent在討論的過程中,不應轉而講述自己對於問題所擁有的解答,只能討論由Reporter所講述的解答。
The Reviewer
對Reporter的講述與Opponent的論辯進行指正以及評價
The Observer
在PF中無實質性的參與。
在每一場PF中,每隊僅能由一人擔任發言人,分別為該場之 Reporter, Opponent or Reviewer。其餘成員僅能進行技術支援或簡短發言。在單場初賽PF中每一位成員至多上場擔任發言人兩次;在所有初賽PF中僅能擔任至多三次Reporter發言人。在決賽PF中每隊成員僅能擔任發言人一次。
    • 在同一PF中所講述的題目必須是不同的。
      初賽PF(PF1~PF4)
      Opponent可以向Reporter挑戰TYPT所公佈的題目,除了滿足下列限制的題目:
      1. 曾經被Reporter所拒絕過的題目。(was rejected by the Reporter earlier)
      2. 曾經由Reporter所講述過的題目。(was presentedby the Reporter earlier)
      3. 曾經由Opponent所評論過的題目。(was opposedby the Opponent earlier)
      4. 曾經由Opponent所講述過的題目。(waspresented by the Opponent earlier)
    • 當可挑戰的題目少於五題時,依照d), c), b), a)之順序將限制解除,直到可用題目多於五題(含)為止。

    在整個初賽PF期間,Reporter可以拒絕至多五個題目其中可拒絕三題不被扣分,當拒絕題目超過三題,每一題將扣Reporter的積分權重 0.2,且此扣分會延用至該場與爾後所有初賽PF場次;當拒絕題目到第五題後則不可再繼續拒絕題目。
  • 最後一場初賽(Last Physics Fight)
    • 辯論題目不由Opponent挑戰,改由擔任 Reporter 的隊伍自行選擇。唯獨選擇的題目不可選用該隊曾經在之前的PF中報告過的題目,而且同一場PF中各隊使用的題目必須不同。若同一場PF有兩隊選擇同一題目,則總分較高者優先選用。
    • 各隊應該在前四場PF的總分公佈之後儘快進行選擇,並且由競賽辦公室公佈。
    • 競賽隊伍若進入決賽,在此PF選擇的題目,不可以在決賽時使用。
  • 決賽PF(Final PF)
    在公佈決賽參賽隊伍後,決賽隊伍須於兩小時內選定決賽講述(Report)的題目,選題優先順序依進入決賽之順序決定,且由主辦單位迅速公佈。
在每個回合結束時,評審依據各隊伍對於問題、問題的回答、討論的參與與隊伍所有成員的表現等因素進行評分,每位評審給予各隊伍1至10的整數分數(mark),將其中最高與最低的分數平均後視為單一分數並與其餘評審的分數相加,此分數總和用於計算隊伍此回合的平均分數。所獲得的平均分數乘以各角色的積分權重:Reporter為 3.0、Opponent為 2.0、Reviewer為 1.0;為該隊此回合所獲得的得分(point)。
  • 隊伍於PF(For a team in the PF)
    得分的總和(the sum ofpoints ,以下簡稱為SP)為隊伍在單場PF時擔任各角色所獲得平均分數乘以積分權重的總和(四捨五入到小數點後一位)。
  • 隊伍於辯論賽(For a team in the Tournament)
    總得分(the totalsum of points ,以下簡稱TSP)為參賽隊伍在所有的初賽PF所獲得的SP總和。當隊伍在單一初賽PF中獲得最高SP時,則該隊伍獲得該PF場次的勝場數(the numberof fights won ,以下簡稱FW)。
由初賽PF獲得最高TSP的前三個隊伍晉級決賽。若有隊伍獲得相同的TSP,由FW較高隊伍晉級決賽。在剩餘隊伍中,若有隊伍贏得所有初賽PF的FW(FW=5),其中最好的隊伍(由TSP高低決定)將可晉級決賽成為第四個決賽隊伍。
在決賽時擔任的角色順序由隊伍進入決賽的順序所決定:名次愈高,在決賽中角色規劃的位置越低。

參賽隊伍前十三名(由TSP高低決定)的學生與領隊老師/教練可以獲得獎牌,分配方式依照下列方式:

  1. 決賽隊伍三隊:進入決賽的隊伍將授予金牌獎證書、金牌與新台幣十五萬元獎金;未進入決賽前五名隊伍授予銀牌獎證書、銀牌與新台幣六萬元獎金;總排名第九至十三名隊伍可獲得銅牌獎證書、銅牌與新台幣三萬元獎金;10名個人傑出表現獎。所有參與辯論賽的隊伍成員將頒發參加證書。
  2. 決賽隊伍四隊:進入決賽的隊伍將授予金牌獎證書、金牌與新台幣十二萬七千五百元獎金;未進入決賽前四名隊伍授予銀牌獎證書、銀牌與新台幣六萬元獎金;總排名第九至十三名隊伍可獲得銅牌獎證書、銅牌與新台幣三萬元獎金;10名個人傑出表現獎。所有參與辯論賽的隊伍成員將頒發參加證書。
TYPT競賽規則由TYPT主辦單位所制定。
TYPT 競賽期間,除帶隊老師、隊員外,一般訪客可進入比賽教室觀看比賽。訪客請向報到櫃台登記領取「訪客證」。
訪客參訪期間,請於「競賽休息時間」進出教室,以免影響比賽秩序。此外,訪客請勿錄影、直播任何比賽,以免造成
公平,謝謝您的合作!
修訂於2017年01月11日